章节目录 第881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原本以为过完春节之后,这个情况可能会有所回落。

    谁知道,压根就不是这样的,而是订单增多。

    周济民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底回内地之后,有关儿童鞋的销售工作就移交给了大华公司的人。

    大华公司本来也不认为一双儿童鞋能卖得有多好。

    毕竟当时,周济民在短时间内就卖出去好几万双了,还卖那么贵,市场也差不多饱和了。

    可是,出乎大华公司的意料之外。

    零售的单子确实卖不动了,或者说平缓增速,没之前那么恐怖了。

    然而批发的单子,却大量地从外面砸了过来。

    这些单子,大部分都是以迈克尔为首的外商。

    虽说金斯利已经拿到了技术授权,然而市场是大家的,又没有禁止?

    因此,迈克尔等外商从大华公司这边拿货,进货价不是之前的二十二元,而是十五元。

    前文已经说过了,生产一双儿童鞋的成本,撑死也不会超过五块钱。

    十五块钱的批发价,大华公司都赚麻了。

    金斯利的工厂需要时间建起来,而这个空档期,迈克尔等外商已经开始攻城拔寨了。

    甚至去那些金斯利还没有去过的市场,凭借着新奇、价格等优势,拿下了众多的市场。

    尽管金斯利气得直跳脚,却拿迈克尔这些外商没办法。

    毕竟金斯利无法制止迈克尔他们去小岛那边进货。

    于是,第三鞋厂几乎是爆炸式地扩增,因为订单太多了,跟雨点般打过来。

    干旱了那么久的第三鞋厂,好不容易遇着这么大的雨,说什么也要接住啊。

    于是,春节过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从五百多号人,一路狂奔到了现在的三千多号人。

    并且目前还在增长当中,因为每星期都能接到上百万的单子。

    上百万的单子啊,多么恐怖的量啊,褚厂长不疯狂招人,哪那行呢?

    第三鞋厂出来的货,大部分都是直接卖给大华公司这边,出货价是八块钱。

    换句话说,大华公司能拿到七块钱的营收,利润也在五六块钱以上。

    而第三鞋厂的部分产量,则是卖给供销社,价格就低很多了,基本上是没有赚的。

    可是没关系呀,卖给供销社这边的量,基本上都把工人工资、原材料等支出给磨平了呀。

    换句话说,卖给大华公司那边的货,基本上都是赚的。

    一双鞋就可以赚将近六块钱,每周大概百万双,赚的利润有多少,可想而知了。

    每周能赚六百万,一个月就是两千四百多万。

    如此赚钱的工厂,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存在啊。

    这么说吧,由于第三鞋厂的异军突起,京城的流氓、小偷案件都少了很多呢。

    因为大部分闲散的社会青年,都被街道办招募,进了第三鞋厂当工人了呢。

    只要有工作,那么社会就稳定多了。

    听完褚厂长的叙述,周济民总算明白了金斯利为什么那么急迫地想要找他重新签合同了。

    没办法,在内地和小岛之外的市场,不是金斯利凭借着技术独霸市场,而是跟迈克尔等外商一起瓜分。

    为什么?

    迈克尔他们这些人都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只需要从小岛这边以十五块的价格进货,就可以跟金斯利进行抗衡。

    后者如何会答应呢?

    要知道,当初,他可是花了不少代价,拿了不少设备、资金才从周济民这边拿到技术授权的。

    现在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金斯利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呢?

    从南方的来信,就是来自金斯利的控诉信件,称华老板不讲武德!

    “褚厂长,你们做得真不错,继续保持下去!”

    周济民赞了一句,然后询问起第三鞋厂的未来规划。

    这可把褚厂长给问懵了,现在的第三鞋厂还要怎么规划?

    跟着订单走就对了呀,大华公司那边源源不断的订单,哪还用规划什么?

    回过神来,褚厂长突然醒悟过来,对啊,第三鞋厂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周主任,您直接说,我们第三鞋厂全体上下,都会按照您的规划来执行!”

    听到对方理所应当的回答,周济民顿时哭笑不得,同时也很是失望,旋即又觉得这回答是在情理之中。

    这个年代的工厂,大部分都是按计划走,少有跟着市场闻风而动的。

    第三鞋厂这样的情况,已经算是很畸形发展的了。

    只是因为可以带来大量的外汇,这才让第三鞋厂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而已。

    可以说,第三鞋厂是复制了几年前轧钢厂的发展速度呢。

    “褚厂长,那我来说一说我的一点浅见啊。”

    “周主任您等一下,我拿笔记一下。”

    瞅着对方煞有介事的样子,周济民更加无语了。

    他制止了,可对方却表示这不行,必须得记下来。

    同时,褚厂长还让秘书喊来了几个干部,就是要认真听取意见。

    因为周济民实在太厉害了,红星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第三鞋厂目前的情况,大部分功劳都是周济民的。

    眼前十几人,全都拿着纸和笔,跟小学生一样端坐着,认真听课做笔记的样子,实在是让周济民很是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