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面

作品:《斩秦

    正是刚刚建立一个月的羽林营,才让姬丹大规模推广小麦秋种一事有了一支很得力的监督力量。(www.K6uk.com)

    对于麦子,所有羽林营的人都知道,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其实要比粟的产量还要高一些,只是麦饭不好吃,都是仆隶下人和农夫自用,至于这些宗室官宦子弟,基本上是没人吃的。

    其实这麦饭也有有不同的吃饭,一是粗粗的捣去麦皮,将小麦做成麦米,像米一样蒸成米饭。一是将麦粒捣碎,这碎块有大有小,自然也会有些成粉末,和碎块一起加水,烘烤成饼状。

    麦米比之粟米,要难熟的多,且无粟米之香,吃起来也硬,至于麦饼,其中既有面也有碎块,吃起来自然并不适口,权贵人家自然不吃。

    正因为没吃过,所以才有人好奇,因太子说要推广种麦,还真的就问武阳夫人,这麦饭到底滋味如何?

    李瑛也没有吃过,于是,李瑛专门让王氏夫人的妇女营给做了一顿麦饭。

    虽然都是麦饭,可这和下人仆隶吃的麦饭还是大有不同,关键是菜蔬的用料和滋味,那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虽然不如粟米好吃,但妇女营做的时候,还是着意加煮了不少的时间,这菜蔬肉羹的做的又好,故而这麦饭吃起来,在这些幼郎口里并非是不可下咽。故而一边吃着,还有孩子议论,道:“这麦饭虽远不及粟粱,但用于饱腹倒也不差,难怪太子要大力推之。只是终究上不得台面,难以大用!”

    这话刚说完,这孩子突然听后面响起一声笑,道:“谁说麦饭上难以大用呀?”

    这一排坐着的孩子听见声音,回头看时,只见太子正笑眯眯的站在背后。几个人刚要起身行礼,太子丹摆手道:“罢了,正在用饭,无需行礼!”

    姬丹也不知道今日幼郎和正营里的饭居然是麦饭,一路走过来,这些羽林郎按照编伍一排排的坐在几前用饭,姬丹看这些年轻人个个端坐用饭,甚是规矩,心里很是高兴,恰好听到这一句,姬丹这才注意道,原来孩子们用的是麦饭。

    不过,这孩子不说,姬丹还真就忘记了一件事。

    姬丹笑着对这个孩子道:“麦饭不及粟粱,乃是制作不得法,要是制作得法,这麦子之用,只怕还比粟粱更好些!”

    看着那孩子脸上满是疑问之色,姬丹道:“好生吃饭,待明日即可解卿之惑!”

    太子擅作的名声,在燕玉羹传遍燕国之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太子这么说,定是又有新主意了,那几个年轻人满怀期待,都是点头不已。7k7k001.com

    太子丹既动了这心思,倒也不迟疑,当即回去,令人取了一石小麦,先捣去大部麦皮,然后领了几个宾客到一家制作燕玉羹的作坊,令主人将磨打扫干净,就借此磨,反复研磨,细纱滤过,制成了细粉。

    姬丹抓一把细粉,看面粉之色略带些黄,知道是麸皮未曾去净之故,只是这刚是初制,只要能用就好,倒也不用细究。

    待回到宫内,唤了厨下仆隶过来,太子亲自指点,如何和面,如何擀成面皮,如何切开,然后令厨下下锅煮开。

    太子的厨下,肉羹是现成的,面条煮好,浇了肉羹,放到盘中,姬丹一边让众宾客品尝。一边自己当先端起来,西里呼噜的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感慨,这自从来在这一世,居然都有三年之久没吃过面条了,真是可怜呀!

    这些宾客,都是深受礼仪之教,饮食之道,还很是讲究,看到太子吃的如此吃法,仪态全无,都是惊诧的很。

    惊诧归惊诧,不过看太子吃的香甜,自然也要尝尝,既然自己想不出如何吃才能仪态优雅,那就按太子的办法好了。

    不过这一吃下去,大家更是吃惊,这麦子所作之物,还当真不在粟粱之下呀!

    至于太子怎么知道这东西可以这样做,大家都已经懒得想了,还用说么,肯定是天帝梦中告诉太子的呀!

    到了晚间,姬丹令厨下仆役,给武阳夫人、平刚夫人那里都送了几碗面条过去。让大家品尝。两位夫人见了之后,立刻就跑了过来,将此物由来问了个清楚明白。

    姬丹笑道:“这不过是初制而已,其实做成面粉之后,还能做诸多物事,比如做成烤饼,也比现在的麦粒饼好吃的多了。况且其中,还可以加油、盐、肉等物。吃起来滋味更好。”边说边比划,将后世如何制作烙饼讲了一遍,又从面条,说及面片,面疙瘩。以及用来包饺子,包混沌等等用法。

    平刚夫人赢玉在做燕玉羹时早有了经验,知道太子既然说了,自然是有些把握,当时大喜,娇笑道:“原来这麦子磨成细粉还有这么多说道,待我后面几日,好好让厨下做了,给姐姐和元儿尝尝!”

    李瑛一乐,道:“太子之意,自然是要做出来吃的,不过太子不是光让宫内用,只怕更想推而广之,让百姓庶民都知道此物吧?”

    姬丹大笑道:“那是当然了,如今这麦子虽种,都视为下等之物,如果能将食用之法推开,百姓种麦自然更多,这一年两收岂不是更好推行?”

    李瑛微笑道:“这等小事,臣妾姐妹代太子办了就是!”

    李瑛心思机灵,既然应承此事,太子丹当然高兴。当下送走了赢玉,就在李瑛宫中歇了。

    到了次日,姬丹令人将一干用具,尽数搬到羽林郎驻扎之处,姬丹派昨日随从宾客,指挥仆隶下人,按昨日之法制作面粉和面条,然后每人给了一小份,让诸郎品尝。然后武阳夫人赢玉,又指点妇女营,制作烙饼,饺子。然后让诸郎食用。

    众人昨日刚吃了麦饭,今日再吃这些,比较之下,自然晓得好歹,按今日之作,实不在粟粱之下。

    待众人尝过,太子丹这才集合众人道:“所谓一时有一时之法,观之今日之食,诸卿可得知乎?”

    “麦之有,不下千年之久也,然先祖圣贤,皆以麦饭食之。而今有石磨,即可成此美味?此非古人之贤不及我等,乃古人未思及此法也!”

    “故古人之学,不可不学,又不可终于古人之学,诸卿日后,当尽展所长,思古人之未思,想古人之未想,方可强盛国家,富裕庶民。”

    然后又提点众人道:“制物之功,虽小实大,一磨而已,有此一物,则下贱之物,一变而为美味,百姓庶民得其养,国家得其用,其功其在拓一县数城之地之下乎?”

    姬丹虽然早就推行兴工令,鼓励官吏工匠,多做器物发明和改进,但他身边之人尚可接受,这其他地方,却仍是看不起这些将作之事。今日借着这麦饭变面粉,进而成为美味的事实,姬丹还是努力的向这些年轻识字的贵族诸郎,灌输制作发明的利处和对国家、社会和百姓的利处,也好在这些诸郎日后成为国家统治阶层的时候还能保持对科研发明的重视,避免原本历史上只以礼法为国家大道思潮的出现。

    当然,姬丹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次算是剽窃的发明和教诲,在这最初的幼郎中,还真出现了几个日后在华夏科技发明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而终姬氏帝国的近千年的历史当中,宗室学者,始终都是科研界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在武阳夫人李瑛召集各城贵妇到武阳,品尝太子所说的各种美食之后,秋收马上就要开始。姬丹发布了今年要推广三成土地都要先种秋麦的谕令。并免费提供粮种五万余石!

    原来比较得力的各城守大夫,如今都被重新任用为县中官长,太子下令,自然大家有前面的例子在,谁敢拖延不办!

    姬丹又将羽林营分到各城,以长带幼,委以重任,协助各县在辖区内推广小麦秋种之法。同时也要监督各县官吏,是不是真将粮种用到了实处。

    年轻人的热血最是好激发出来的,就是这些权贵子弟,在太子鼓动之下,奔走四乡,将秋种小麦之事,半是鼓励半是强迫的推了下去。

    在年轻人完成任务回来之后,姬丹又选了韩荣私塾几个教学优异的,进羽林营教导“蒙童大道歌”,所有羽林诸郎,要求必须学会新字。一时之间,羽林营中,书声琅琅。

    阳庆虽然被任为国子寺的主官国子卿,但姬丹这里一时还离不开,当初派出去到诸侯各地招纳贤者的使者差不多都回来了,诸子百家的学者,不少应邀而来,其中既有儒家贤者,更有不少墨家,道家子弟前来,至于尚法之人,荀子门徒,权谋之士,也来了不少,更让太子丹吃惊的是,居然有春申君的三个孙子也自魏国来投。

    春申君养客之数,不下千人,只是后来春申君为李园所杀,其宾客星散。至于春申一族,更是号称参遭灭门。如今居然有其孙逃脱,来自自己门下,这对于日后收拢楚国大贤可是一件相当有利的事情。

    黄家三子黄思齐,黄思进,黄玄衣,其大者不过十八岁,小者才十五岁,乃是为春申君宾客朱英搭救,逃到了魏国。

    李园掌楚国大权,对于春申君之后,务要斩草除根,多次派人暗中追杀,如今魏国势弱,不敢得罪楚国,朱英生怕黄家三子有所不测,辜负了其父黄安邦的临死相托,故而带了三人远投燕国。

    对于朱英的大名,姬丹当然知道,随将三子送入羽林郎学习,而朱英则留在了自己身边重用。

    不过,姬丹还是不满足,虽然六国宾客来了上千,但他一直寄予厚望的贯高,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道能不能将韩非和吕不韦的门下宾客给挖到自己这边来。

    求收藏,求红票呀,书架空着不好,收藏本书,可中五百万大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