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75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只不过,没人了!

    太缺人了。

    好在部队那边很快就送来了五十多人的研发团队,全部都是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专家。

    这个可以有啊!

    周济民当即便把资料发下去,让他们抓紧时间吃透电推进系统,然后再开始研发工作。

    十天之后,第一枚极轨卫星顺利达到预定轨道,当晚的新城卫视播报这个新闻,一时间全城沸腾。

    周家别墅里,周清怡她们也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

    对于新城的百万居民而言,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已经是习惯了。

    新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会在新闻联播的时候完全播放出来。

    不仅仅有新城本地的新闻,连国际上的新闻,也都会有转载或者直接播放。

    是的,转载的新闻,电视画面会标准清楚。

    整个新城电视台,目前就只有两个频道,一个是新闻科技频道,另一个则是娱乐频道。

    两个频道都差不多,固定时间的早间、午间和晚间新闻,都是一样播放新闻,都是同一个主持人,播放的也是同样的节目。

    其他时间要么播放科技项目的科普节目,要么就是电视剧,各有不同。

    “爸爸,极轨卫星真的有那么厉害么?往后真的可以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放么?准不准啊?”

    几个小家伙都很好奇,因为刚才播音员已经简单介绍了一下极轨卫星的主要作用,她们都已经知道了。

    其实,早在十天之前,极轨卫星发射当天的直播节目里,主持人就已经大致介绍过了。

    极轨卫星是针对目前空间站、天气预报等方面作出的技术改进。

    “准不准,到时候不就知道了么?”

    周济民吃了一个口菜,淡淡地说道。

    丁秋楠倒是笑着说道:“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很多新的科技就应该科普一下,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对此,周济民没有说什么。

    跟她辩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除了让大家都不开心,其他什么都没有。

    新的科技是否要公布出来,这就要看情况了。

    航天工程项目在新城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极轨卫星也可以公开播放发射进展。

    那是因为周济民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也是对整个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信心。

    自然不怕因此发生的一些悲剧。

    况且也仅仅只是简单科普罢了,跟技术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不存在技术泄露的风险。

    现如今的新城,想要进入新城,成为新城居民,哪有那么简单啊?

    整个新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被沙漠、高耸的昆仑雪山等天然屏障所包围,根本无惧外来人。

    何况,在新城四周的沙漠和森林交接处,以及森林的一些地方,也布置了好几道监控带,谁能逃得出去和无证进入新城呢?

    没有人可以做到!

    就连新城电视台的两个频道节目,除了新城和六二小镇,其他地方根本接收不到。

    第400章 壮举

    四月份,新城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迎来第二枚极轨卫星火箭的发射任务。

    同样的,电视台也在进行直播。

    直播画面会跟上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这一次,并不是多级火箭发射,而是航天飞机承载发射任务。

    “这是我们新城首次利用航天飞机进行发射卫星,我们将见证奇迹……”

    电视台记者,在电视镜头前激动无比地科普着航天发射的情况。

    “我们的长江号航天飞机将会运载我们的极轨卫星进入四百公里的太空高度,然后再返回地面……”

    “根据航天中心总设计师熊猫同志的介绍,设计长江号航天飞机的目的便是要用它把大量载荷送入地球轨道,使它能在轨道上检修卫星,并能把卫星带回地面修理等。它可以像飞机一样在机场跑道上着陆,一般可重复使用100次。”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上,长江号航天飞机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新城成立十周年的历史上,长江号航天飞机便是献礼……”

    伴随着记者的口述,新城居民这才了解到这架长江号航天飞机到底有多么了不起。

    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从一九五七年,北极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世界宇航科学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目前空中不停运转的各种人造卫星不计其数。

    然而,它们只能自行堕毁无法维修,更不能返回地球重新使用。

    长江号航天飞机的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它可以像火箭一样地飞,像人造卫星一样地在太空轨道上运行,又可以像滑翔机一样地按时按地降落,然后还可以再次使用。

    二十七米长的机舱,能装运五十六吨重的货物。

    发射指挥中心,曾庆丰压力山大,相比上一次,这一次的发射,明显有更大的压力。

    航天飞机是周济民带领下,在过去两年多慢慢研发出来的。

    本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应该是先进行试飞任务,然后再进行搭载极轨卫星同步发射。

    结果,周济民直接说了,一起上就是了,省得浪费。

    驾驶航天飞机的是老航天员杨建军、林志武和冯远三人,他们可都是久经考验的航天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