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73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毕竟气象和地震这两个学科,都属于理工科范畴,他们需要开设这样的专业,理所应当。

    除了这两门学科方向之外,还有就是农科技术方向的研究了。

    “王校长,我记得新城大学是开设了电动汽车方面的专业学科,对吧?”

    王焕初听到周济民的询问,连忙点头,并且解释了一下。

    电动汽车这玩意儿,其实早就出现了,在绿洲新城的电动汽车,最早的时候,就是观光车。

    因为观光车非常简单,并没有汽车那么复杂。

    而且观光车一般也只是在城里的固定路线,比如动物园等这样的场所,电池可以供应观光车行驶的距离也仅在五十多公里的范围内罢了。

    只不过,去年开始,电动汽车就迎来了春天。

    并且跟电动汽车相关的电池专业、材料学等等学科,都成为了热门,发展前景巨大。

    “既然这样,那么接下来,你们还需要再多开设几门其他技术学科……”

    农业需要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的进步。

    早之前,周济民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只不过,发展缓慢。

    现在通讯卫星系统即将升级,气象局也要建立了,那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可以建立农业经济了。

    不说成为粮仓,最起码可以解决新城自给自足的问题。

    第399章 发射和参观

    三月,绿洲新城发射中心,第一枚极轨轨道卫星火箭发射现场。

    此时的曾庆丰有点紧张,因为这是新城第一次发射如此深空的火箭,他担心失败。

    想要把卫星送去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太空深处,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难度系数比发射空间站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紧张归紧张,该干活还是得干活。

    周济民却是淡定无比,因为火箭发射器是他研究出来的,自然比谁都清楚这次发射到底行不行。

    在火箭送往发射中心之前,不仅仅是他自己检查了三遍,还有其他工作人员检查了三遍。

    就在刚才加注燃料之后,他又再次检查了一遍,确保火箭发射完全没有问题。

    所有工作人员离开了发射塔台,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的最后阶段。

    此时,老林也站在旁边,他是这次唯一来到新城发射中心的领导。

    “不错,十年的时间,你们把这里发展得那么好,很棒!”

    老林是今天刚到达新城的,由部队那边的六五式改进型客机接送过来的,并不是周济民去接他的。

    如今的绿洲新城,虽然还没有掌握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但航空发动机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六五式改进型客机就是新城飞行器研发团队完全自主研发出来的最新型发动机制造出来的飞机。

    这架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的两百二十吨,最大降落重量是一百八十吨,单个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三十吨……

    所有数据表明这架飞机的技术都达到了极为惊人的地步。

    如此牛逼的技术,当然是率先被应用到了部队当中,成为了运输机。

    其实,这玩意儿当不了运输机,可是没办法,这是目前新城的极限了。

    本来徐磊他们是按照民航客机标准来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奈何现如今的国内民航市场,极为不发达。

    暂时来说,又不可能把发动机卖给国外,所以只能内部消化了。

    部队那边听说了这件事,兴奋到手足舞蹈。

    因为如此巨大推力的发动机,完全可以制造运输机嘛,对部队来说,运输机的作用可真是太大了。

    不管什么场合,拥有快速作战反应能力,才是部队应该要考虑的关键点。

    老林对这架飞机十分喜欢,因为他看到了国家的未来。

    “熊猫同志,你说有没有可能,我们也研发一款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

    周济民看了一眼即将发射的火箭,轻声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需要时间。”

    还别说,老林考虑得是挺周详的,周济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可以在各自环境下进行投放士兵和物资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确实是非常不错的装备。

    特别是在救灾过程中,这样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实在是太重要了。

    白头鹰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的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不仅仅可以空中悬停,它还可以做到一次性运输三十三名全副武装士兵或者运输八吨的货物。

    其作战半径是三百七十公里,最大航程是两千两百公里,最大飞行速度是三百一十五公里每小时。

    或许周济民利用电推进系统来当做主推力的话,还可以节省部分燃油的起飞重量,可以提高运输能力和作战半径呢。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对于这样的运输直升机,实在是太迫切了。

    老林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因为此时的火箭已经喷火了。

    伴随着远处传来的巨大轰鸣声,火箭拔地而起。

    此时的新老城区内,各大食堂、广场或各自家里的电视机屏幕前,都坐满了人群。

    新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电视机也普及开了。

    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普及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很多公共区域,比如学校食堂、单位食堂、电影院、广场等区域,也有公共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