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46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有个男同志颇为不忿地怼了一句。

    避雷针明显就是高端玩意儿,一般人会制作吗?

    和云兰是女同志,也就是高中毕业罢了。

    听说过避雷针,但她根本没记住,毕竟她之前生活的地方也用不上,降雨量太少了嘛。

    “我当然会了,三年后,如果你们幸运地通过了测试,等你们离开这里,我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就知道我会不会造避雷针了……”

    避雷针这种低端的应用技术,他在很早之前就会了。

    听他这么凡尔赛,和云兰她们都很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

    周济民岔开了话题,等电线也拉好之后,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和云兰她们了。

    忙碌了大半天,他这才结束了这次的空头之旅。

    见他要离开,和云兰都很不舍得,可是她们也知道拦不住。

    “那你一定要记得三年后来接我们离开啊……”

    “哈哈,放心吧,我肯定记得,你们也要加油,别放弃,我们三年后见!”

    说罢,周济民便来到了空投大包裹这边,收拾好包裹,驾驶着飞机离开了。

    等和云兰她们随后赶来的时候,已经听不到轰鸣声了,现场也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他到底是怎么离开的呀?”

    “坐飞机吧。”

    “胡说八道,这里又没有跑道,飞机怎么起飞?”

    “那就不做知道了……”

    她们也不知道直升机,知道飞机需要跑道起飞已经很不错了。

    离开了西南地区,周济民便结束了这次短暂的旅程,回了一趟绿洲小城,带丁秋楠她们回了京城。

    除了老三他们三兄妹没有离开,孩子们全都回京城了。

    小猫小狗这些也带着回去了。

    回了京城之后,周济民就去了文津街,见到了老林。

    “领导,我来跟您汇报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

    后者十分开心,这么久没来找他汇报工作了,没想到周济民这次一来就放了个深海炸弹。

    翻看资料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关于核电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施计划这几个大字,顿时把他吓了一跳。

    “你真的实现了核电厂技术?”

    领导的激动心情,周济民表示十分理解,当即便笑着说道:

    “其实,领导您也知道,现在的六二小镇也突破了三十多万人口,绿洲新城更是已经快要突破四十万人口了……”

    “如此多且密集的人口,并且还是研究型城市,对能源的需求,已经差不多跟京城、魔都等大城市持平了……”

    “所以,其实我们一两年之前就已经实现了核电厂技术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太成熟,没敢拿出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技术沉淀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进行扩增了……”

    “同时,推进这个计划,也有培养相关人才的意思……”

    大致意思,周济民简述了一遍,其实在资料里面他已经详述得非常清楚了。

    相信老林只要看完这份资料,绝对会明白他的用意了。

    内地现在最多的发电厂,主要以水电厂、煤电厂为主,其他的风能发电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记忆中,周济民小时候是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村里面的一条小溪流,因为落差大、水量足,有人就来这里投资了一个发电厂。

    私人小型发电厂,建成之后,一直运营到了二零二三年,依然还在运营。

    估计每年都能给那个当初投资水电厂的老板,带来十几万的收入呢。

    当年两三百万的投资,换来之后几十年每年十几万的收入,简直赚麻了。

    水电厂的利润很丰厚,只要水量充足,就能稳定供应电能,赚钱是肯定的。

    只不过,水电厂在南方可以遍地开花,却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合适的。

    平原地区就没什么用了,北方这边更是缺水严重,更加不可能了。

    祖国大地如此广袤,需要用电的地方很多,更加需要能源多样化的发电厂。

    恰恰,核电厂就是其中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清洁的能源之一。

    当然了,可控核聚变发电厂才是最牛逼的,可这个玩意儿,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后世,也不过才实现了一千零五十六秒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罢了。

    距离真正的人造太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周济民也曾动过心思去研究这玩意儿,但是他目前也没有获取到可以承受上亿高温的材料,实验自然是无从说起了。

    至于说搞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需要的资金、人才等等都是超级海量的,他现在根本实现不了,所以直接搁置一旁了。

    这个装置,在五十年代的时候,由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发明的,周济民现在可不敢去北极熊那边查看这个装置的技术。

    就算是他拿到了技术,也没用。

    所以,可控核聚变发电厂,只能做梦的时候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还是现实一些吧。

    老林听完之后,满脸惊叹,心里满意得不行。

    虽然这是一个深水炸弹,但他希望这样的炸弹可以多来几个。

    “很好,济民你做的很不错!”

    随即,领导接着又表示,这个项目非常重要,需要开会探讨,更需要咨询其他科技大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