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05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只有五百米范围的信号发射基站,这个限制可是非常大的,而且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功能甚至是跟固定电话机重合,且不如固定电话座机的。

    毕竟电话座机可以连通全国,但小灵通不可以,它只局限在那个城市范围内使用。

    怎么说呢,有点鸡肋的感觉。

    不过,蜂窝通讯技术的发明,那么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

    所以,老人家了解得非常认真且仔细。

    这种可以极大改变人们出行生活方式的发明,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对了,济民,小灵通卖得怎么样了?”

    突然,老人家想起了什么,连忙对旁边的周济民追问道。

    关于小灵通的销售数据,从六月份上架以来,其实一直都是非常畅销火爆的状况,而且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京城等地区的小灵通供应情况,都是排队等候,因为人员不足。

    不仅仅是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工人紧缺等也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小灵通卖得最好的地方,是小岛。

    因为这是首发地,并且基站也是最早建设完成的,加上这个城市的居民基本上都在小岛内生活,圈子基本上都在岛内,所以客户体验感极佳。

    其次就是雾都,然后才是京城等地方。

    至于其他地方,目前还没有开发,毕竟还是那句话,人才紧缺。

    整个市场,小灵通压根没有竞争对手,所以完全就是杀疯的状态。

    由于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都在六四小城这个地方,外人想要获取到小灵通技术,也无处下手。

    至于暴力拆除小灵通设备和基站等,完全也是无用功。

    要知道,针对这一点,周济民早就做了自毁装置的设计。

    小灵通内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主板嘛,特别是里面的芯片,更是重中之重。

    只要有人去撬开主板那部分,内部就会启动自毁程序,所有的线路板都会被毁掉。

    虽说这样子可以延迟竞争对手发现小灵通的技术,但这也是一个办法。

    除此之外,专利申请方面也只是在外观设计等方面,其他方面的技术,只是一个名字和理论,压根没有详细叙述,更不可能有技术参数之类的数据了。

    “所以,这就是你想要招收那么多初高中学生的原因吗?”

    几乎是一瞬间,老人家就想明白了什么。

    之前,周济民可是经常提要招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因为这些都是可塑性非常高的人才。

    只需要简单培养,筛选一番,就是销售人才、技术人才和研发人才了。

    当然了,技术人才和研发人员,就需要更多时间来培养了,而且对资质、学习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

    “对,这里缺人,缺人才,也缺可以培养的学生……”

    周济民毫不掩饰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其实,从别的地方挖掘人才,这条路不长久,而且也很惹眼,远不如自己培养……”

    自己培养的人才,虽然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大。

    但是,这样的人才,更忠诚可靠,用得更放心。

    从六四小城的外部居住环境和内在的人文建设来看,其实是蛮吸引人的。

    四季分明的气候,嗯,准确来说,应该是四季分明到极致的气候特点。

    夏天热到没人敢在大白天长时间待在太阳底下,冬天冷到晚上不敢出门。

    虽是如此,但风景秀丽呀,四季的景色都非常赞。

    反正优点很多,要不然,徐磊他们这些人也不会一直待在这里了。

    “行,我知道了!”

    老人家点点头,一副思索状。

    显然,他也是看到六四小城蓬勃向上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生机。

    接下来,又去了飞行器研究所。

    这里差不多是走马观花了,更多的还是去查看歼六五战斗机的生产情况。

    “这不是生产出来了吗?怎么还停在这里?”

    总装车间附近,老人家看到了五架停在一旁的战斗机,目光炽热,好奇地询问。

    “领导,这五架飞机是组装好了没错,但还没有完成风洞测试啊……”

    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飞机的生产管理总是有很大不同。

    虽然在此前的试验机、原型机等方面,已经拿到了充足的实验数据,也有了相应的生产经验。

    但是,飞机是要上天的,所有的程序都要被严格要求。

    并且在正式出厂首飞之前,都需要经过很多轮的测试和检查,要不然出了事情,谁负责?

    “哦,那还需要多久啊?有什么测试项目吗?”

    涉及到这些,老人家都很有耐心和兴致,认真地听着。

    总共十架战斗机,总装车间里面还有五架已经接近尾声的飞机,一旦完成组装,便可以进行风洞试验了。

    就目前来说,十架歼六五战斗机是可以按时交货的。

    只不过,京城方面还需要准备好资金才行啊。

    从总装车间离开,这才到最后一站,卫星研究所。

    曾庆丰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卫星火箭已经制作出来,但发射塔还在建造当中。

    “为什么会有两个火箭?”

    刚进门,寒暄过后没多久,老人家就提出了他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