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66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此话也引起了老人家的好奇心,然后就看着周济民玩泥巴,而且他自己玩就算了,还带着两个孩子玩,真不知道是怎么当父亲的。

    不过,看到周济民父子三人嘻嘻哈哈的样子,老人家也来了兴致,还想参与进去,却被警卫员拉住了。

    可老人家嘛,年纪来了,跟老小孩一样,又岂是警卫员能管得住的?

    何况这也不是抽烟喝酒这些伤害身体的事,和泥巴嘛,还是蛮有趣的。

    腌制好的骆驼腿先是被放到锅里煮半小时,然后捞出来。

    用几十片干荷叶包裹着,然后才裹上黄泥。

    没办法,锡纸虽然很容易获得,可老人家在旁边,他就没有拿出锡纸了。

    毕竟内地到处都是缺金属,在老人家面前,还是低调一些好。

    无非就是多几张荷叶而已,空间里还是有很多荷叶的。

    “这不就是叫花鸡的做法么?这也可以算烧烤?”

    “老人家您说得没错,其实这就是叫花鸡,不过呢,这是直接大火烧,火力需要很旺盛才行……”

    闲聊几句,骆驼腿已经被放到大火上炙烤了。

    院里的菜地很大,旁边有一个用青砖搭建的临时灶台,这会儿火烧得正旺。

    大概需要烧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才会转炭火封闭炙烤。

    等待的时候,老人家愣是没说事,只是闲聊。

    没过一会儿,快十二点的时候,周清娴她们回来了,还没进门就大声囔囔着要吃烧烤。

    三个小家伙一回来,家里就变得更加热闹了。

    很快,老三他们三兄妹也回来了,最后才是丁秋楠和张宛童两人。

    这么多人,仅仅只靠骆驼腿,自然是不够吃的。

    所以,还得整点炒菜和米饭。

    老人家是南方人,习惯吃米饭。

    自从上次在周济民家吃过他家的米饭之后,老人家就一直念念不忘。

    可周济民想要拿给老人家,老人家却拒收了。

    今天中午,老人家再一次吃到了这种米饭,顿时高兴得跟孩子似的。

    骆驼腿肉在密封的灶台里烘烤了一个小时,取出来的时候,满院飘香。

    饶是纪律严明的警卫员,也忍不住吞咽口水,因为实在是香啊。

    至于周清娴她们几个小屁孩,以及老三他们,全都直勾勾地看着那些骆驼肉,就差流口水了。

    分肉、吃饭,老人家又免不了再次忆苦思甜了几句,接着就聊起了袁老师的杂交水稻一事。

    “嗯,杂交水稻是袁老师首次提出来的,我是受到袁老师的观点启发……”

    “其实,我也在秦家庄附近几个村庄试验过,成绩还算可以,但比不上袁老师的……”

    老人家闻言,笑着表示你太谦虚了,明明是一个年轻人,怎么跟一个小老头似的?说话没什么朝气……

    有老人家在,这顿午饭吃得很过瘾,但也不算特别轻松。

    尽管老人家不是第一次来家里做客了,可该有的敬畏之心还是无法避免的,自然不可能只是自家人吃饭时的轻松自如了。

    小家伙们倒是还好,只知道埋头干饭,可黄小花三姐妹就有些拘谨了,尽管老人家说了几次,但她们还是那副小鹌鹑的样子。

    吃过午饭,周济民把老人家请到书房,让后者歇息一会儿,警卫员站岗。

    虽说老人家精神头还很不错,但该休息还是要注意休息的。

    午休这件事,其实是一个非常要好的习惯。

    特别是这个年代,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很早起床的,毕竟现在电灯的普及率很低,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是不知道电是什么玩意儿。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还都是跟过去差不多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天色还没亮就起床干活,但上辈子,周济民就经历过这样的童年,特别是在夏季收割稻谷的双忙季节。

    那时候都是凌晨五点起床,摸黑出门割稻谷,忙到上午十点就必须回家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天气太热了,容易中暑。

    这种生活状态,午休是必须的,要不然,下午没精神干活。

    而老人家也都是很早起很晚睡的,但他很忙,平时都很少个人时间。

    下午一点五十分,孩子们纷纷起床出门去上学了,老人家也起来了,拉着周济民就在书房里密谈,警卫员都不能靠近。

    嗯,阿福还想凑过来,讨好它主人,也被警卫员给牵走了。

    书房里,老人家直接步入正题,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确认周济民当时在雾都的经历。

    尽管,老人家已经从老林那边知道了大概,但他还是希望从周济民口中获知。

    但,事情还没讲完,老人家突然就打断了。

    “那个实验室里已经开始研究电脑技术了?到哪一步了?”

    “从我观察实验室的具体人员配置和材料来看,基本上是知道了集成电路的概念,但却没有什么头绪,甚至我在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研究方向其实是错了……”

    众所周知,计算机发展有四大阶段,一九六四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是从晶体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

    其实,关于集成电路的概念,在前几年,晶体管发展到顶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了。

    可关于这一点,并不被当时的主流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