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73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并且,周淑晴是有工作的,以后小两口都是双职工,许一鸣简直赢麻了。

    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小两口是双职工,还没有老人和孩子的负担,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嘛。

    婚宴是从十二点开始的,但十二点半就结束了。

    大家吃饭速度都很快,加上不少人都是赶时间去参加下午的工作,自然是不敢耽误太久的。

    而周济民一家,则是打算下去出门去给周淑晴和许一鸣拍婚纱照。

    第191章 偷酒

    香山公园,红叶漫天。

    当周济民一家人来到这里时,却发现也还有不少新人来这里拍照。

    “今天真是好日子,那么多结婚呀?”

    丁秋楠也十分惊讶,周济民笑着接过话由:

    “对啊,今天这日子是真不错,我挑的嘛,能不好么?”

    “大哥你真是臭美。”

    “小金鱼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我说大哥你今天真帅。”

    噗呲!

    见小金鱼瞬间怂了,大家都乐得笑出了猪叫声。

    众人一起登山,今儿不爬山顶,只需要去半山腰人少的地方拍照。

    “大哥,你之前给大嫂做的那套礼服有没有带过来呀?应该没忘记吧?”

    为了今天的拍照,周淑晴是期待了许久呢。

    之前,丁秋楠的那套凤冠霞帔礼服,原本是保密的,仅限于三人知道。

    可同住一个屋檐下,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保密呢?

    而周淑晴知道后,免不了打起那套婚礼服的主意。

    反正她也只是拍个照,她大哥和大嫂应该没有那么小气。

    还别说,周济民有点小气,不愿意给,倒是丁秋楠很大方,应了下来。

    “哎呀,你瞧我这脑子,我忘记拿了,你们先拍照吧,我先回去拿。”

    周济民恍惚地拍了一下脑袋,懊恼地说道。

    结果,周淑晴急了,“大哥你怎么这样啊,出门前我就问了你,你还说不用担心呢,怎么还忘了呢?”

    小金鱼撇撇嘴,嘟囔着说二姐真笨。

    旁边的周清娴听到了,便看了看她小姑,又看了看她爸爸和大姑,并没有说话。

    身为旁观者的许一鸣,都听出来了,但只是忍着笑,没有说话。

    “忘了就是忘了呀,哎呀,你们先拍其他嘛,我现在就回去拿。”

    她大哥越是这样,周淑晴越是着急。

    见周济民往山下走去,她来到丁秋楠旁边,抱怨道:

    “大嫂你也不管管我哥,真是的,今天可是我结婚的大喜之日啊,他怎么当大哥的呀……”

    后者顿时憋不住了,喊了一句,“济民你别演戏了,快回来吧。”

    演戏?

    周淑晴尖叫一声,往山下冲去,她气坏了。

    闹了一会儿,她终于是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凤冠霞帔这套婚礼服了。

    “让你大嫂帮你穿吧,小金鱼你去帮忙。”

    其实,不用周济民说,丁秋楠已经在帮忙了。

    用四块黑布搭起来,形成一个简易的换衣间,周淑晴她就可以进行换衣服了。

    其实,只是把外套换一下,倒是不担心走光的问题。

    主要还是化妆、戴凤冠会麻烦一些。

    在旁边帮忙的张宛童,惊讶地看着,这礼服的质地非常好,虽然穿起来很麻烦,但是真的漂亮啊。

    “济民对你真好。”

    说实话,饶是人到中年的张宛童,都多少有些羡慕。

    丁秋楠甜甜一笑,周淑晴撇嘴,“宛童姐你说得对,我大哥就是有异性没人性的家伙,有了大嫂就忘了我这个妹妹,哼哼。”

    众人莞尔,倒是小金鱼惊叹连连。

    她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件凤冠霞帔礼服了,可每次见还是很震撼。

    “等我以后结婚了,我也要借来拍照,大嫂你说好不好?”

    不等丁秋楠说话,周清娴和周清怡两姐妹也异口同声地问了一句,她们也想穿。

    “你们都还小,穿什么穿?等以后你们长大了,估计那时候的婚礼服比我这件还更好呢。”

    “大嫂你太谦虚了,我觉得就算再过二十年,你这件凤冠霞帔都是最漂亮的礼服。”

    “对啊对啊,大嫂你要保存好,等我以后长大嫁人了,我也要借来拍婚纱照。”

    笑闹间,周淑晴很快就把衣服换好了。

    等她出来的时候,许一鸣直接傻眼了。

    连旁边的鲁靖元也瞪直了双眼,更别说黄小花她们了。

    “发什么呆呢?快过来拍照了。”周淑晴微微有些得意和羞涩,但还是招手把她男人喊了过来。

    今天负责拍照的不是周济民,而是老三。

    “二姐真漂亮!”

    估计这是周济康,第一次这么称赞他二姐吧,让周淑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此时的周济民被他几个孩子缠着,脱不开身呢。

    “爸爸,长大以后我也要像大姑一样漂亮,我也要穿那套婚礼服。”

    “爸爸,为什么姑父没有那么漂亮的礼服呀?”

    “爸爸,那套礼服是不是很贵呀?要多少钱?我以后也要赚大钱。”

    五个孩子,一人一句,每人问的问题还不一样。

    虽说应付起来有些麻烦,但周济民还是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