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50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老四讪讪笑着,稚嫩的脸庞上,多了一些成熟稳重。

    “但我发现,我自己动手写的时候,脑子就灵光多了,很多记下来的文字,我也能很快记住了。”

    一听他这么说,周济民倒是很开心。

    没想到老四还真的很有写作天赋呢。

    在十二岁的这个年龄阶段,他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然非常不错了。

    别人是厚积薄发,但周济同靠着练习写作,靠着多阅读书本,也渐渐养成了习惯。

    就老四现在的水平来看,多少也有点底子了。

    “你这样做是没错的,但不要沉迷于练习写作,更多的还是要靠积累。”

    周济民点评了一下,看了看时间,也挺晚的了,便打发老四回去睡觉。

    同时还叮嘱他,不允许熬夜,特别是熬夜看书,抓到一次,就打一次。

    老四哪敢不听话?

    等老四一走,周济民便拉着丁秋楠回了房间。

    两人许久没见,自然少不了一番耳鬓厮磨的温存。

    “济民,你真的不离开了?”

    刚才他跟王主任说的时候,丁秋楠就很开心,内心都快要被喜悦的心情给炸开了。

    如果周济民真的不再出去了,那意味着她又可以恢复以前的那种生活了。

    她不想再管这管哪的,只想依赖他,然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将她搂紧在怀里,周济民笑道:

    “是的,领导这次松口了,让我回来京城上班。不过,应该需要外出,不可能一直呆在京城。”

    察觉到她身体一僵,周济民又道:

    “不过,你放心吧,出差的时间不长,我肯定很会解决问题,然后尽快回来。”

    “希望你说到做到,我可不想一直守活寡。”

    “瞧你这话说的,我之前出去,也不是一直没回来呀。对了,前段时间,我见到你弟弟了。”

    丁秋楠瞬间激动地坐起来,大好风光被周济民一览无余。

    可她没在乎这些,她更想知道她那个弟弟的消息。

    “真的?”

    “真的,也不怕着凉了,快趴回来。”

    等她重新躺在怀里,周济民便把丁小川的事简单说了一下。

    报喜不报忧,这是优良传统。

    况且,丁小川在那边的事,可是保密的。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周济民所待的62小镇,保密级别更高一些。

    没说丁小川受伤的事,只说他长高了,也壮了很多。

    还说丁小川跟娘们似的,见到他就一直哭,惹得丁秋楠哭笑不得,给了他一巴掌。

    “他真的没受伤吧?”

    聪明如丁秋楠,听完之后,隐约察觉到了什么,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你说呢?受伤了我会不跟你说吗?就算有伤,有你老公在,这能算是事吗?”

    “瞧给你能的,你最厉害了好吧?”

    提起厉害两个字,周济民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厉不厉害,你不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吗?

    被他这么插科打诨,这事儿很快就敷衍过去了。

    尽管丁秋楠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这会儿已经忘了。

    两个小时后,她已经彻底昏睡过去。

    看着她娇艳的脸蛋,周济民心里有些愧疚,没办法,丁小川的事,不能说,所以他只能撒谎了。

    一夜无话,转眼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他再次出门了。

    每次回来,他都已经习惯了早起,然后去逛一逛鸽子市,给家里添置点东西。

    只不过,这一次他刚出门没多久,就发现身后有人在跟踪自己。

    “什么玩意儿?还有跟踪自己?会是谁呢?”

    跟他有过矛盾的人,可不少啊。

    细数下来,一个巴掌都算不完。

    昨天下午他刚回来的时候,也没有保密,很多人都知道他回来了。

    那么被人蹲守,也很正常。

    只不过家里有旺财、大黄它们,那些人肯定也不敢靠近家里,只能远远蹲守。

    心里思索的时候,周济民已经想着如何把身后的尾巴给逮着了。

    追踪与反追踪技术,他早就熟练于心了。

    但,当他准备反击回去的时候,对方却突然消失了。

    远远跑开了,这让他很是郁闷,同时脸色无比难看。

    这样的敌人,如附骨之疽,如鲠在喉,实在是令人恶心。

    不行,得想办法把人给逮着才行,要不然天天被对方惦记,也不是办法。

    第156章 精明的棒梗

    京城的鸽子市,跟去年有所不同,应该说是更加繁华了一些。

    经过62年一整年的调整,饥荒年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尽管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饿肚子,没办法实现一日三餐的奢侈生活,但起码是粮食有保障了。

    骨子里习惯了节省,所以得到的好东西,都往鸽子市里运,希望可以卖出去,然后换回粗粮存储起来。

    主要还是饿怕了,不想再经历一次饥荒了。

    国人对生活的忍耐程度非常高,盼望值也很低,只要能饱肚子就行。

    也有富人想要改善生活,在他们看来,62年算得上是丰收年,饥荒应该是过去了。

    那么他们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了,钱留在手里没用,只有家里有粮食,才能做到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