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9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后者顿感压力山大,后背冷汗直流。

    怎么办?

    三清道君在上,漫天神佛保佑,求求赐个解决办法吧。

    要不然,今天这关就过不去了。

    同时,心里对周济民有些怨怼。

    也就是周济民听不到姚伟强的心声,否则的话,肯定会嗤之以鼻。

    麻蛋,拿他说过的话来怼领导,有本事还好说,也就口嗨一下。

    可问题是,您这没本事,就纯粹是装了。

    领导们器重他,事实也摆在眼前,所以领导不会反驳周济民这句话。

    然鹅,姚伟强没有认真想办法,反而就知道推脱。

    承认自己不行,就这么难?

    所以,周济民才不惯着对方呢。

    职场如刑场啊。

    一旁坐着如老松的张副厂长,突然开口:

    “过个年都把自己养胖了吧?话都不会说了,丢人现眼,还不滚出去干活?”

    此话十分有水平,直接判定姚伟强懈怠,但也是因为过年,所以情有可原。

    毕竟春节期间,调查工作开展不顺利,是很正常的。

    话都不会说了,是指姚伟强说你大肥猪,人周济民是你能得罪的吗?

    而且还是那人家周济民的话来怼杨厂长,在轧钢厂,谁不知道杨厂长最为器重周济民?

    刚才老杨没话说,就是因为这。

    后面的滚出去干活,意思就是赶紧想办法补救,不查明真相,别回来丢人了。

    这等同给姚伟强解围了。

    满脸感激的姚伟强,尴尬地道歉一句,转身出了会议室。

    只不过,姚伟强虽然走了,但留下的影响却没有消失。

    大家都清楚明白一点,老杨十分地看重周济民!

    其实,厂领导层基本都很重视周济民。

    但,很明显,老杨更胜一筹。

    坐在一旁的徐梅,大眼睛扑闪扑闪,释放着异样的目光。

    怼完姚伟强之后,周济民又恢复之前的状态,继续眯眼假寐了。

    到了最后,陈秘书则是拿着一分红色打头的文件,大声朗诵着。

    嗯,是关于之前赚外汇的事。

    轧钢厂这边已经接到订单了,刹车片、配电箱等几样产品,就可以创造几万美元的外汇。

    并且,这还只是第一期的订单。

    从南方的小岛传来消息,等后续这些产品传播开了,订单会越来越多的。

    无他,这几样产品,实在太受欢迎了。

    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创新。

    在郭嘉队的保驾护航下,专利申请的进展也很快。

    第94章 吃惊的老杨,夜半枪声

    大会开到最后,陈秘书还说了,会有奖励。

    这次奖励不是针对周济民,而是论功行赏。

    换句话说,老杨等领导层也都是有奖励的,刹车片研发的第一实验室也一样。

    具体奖励,还要等领导研究决定,随后会公布在食堂门口的宣传栏。

    会议解散,周济民拦住杨厂长。

    “到我办公室说吧。”

    后者看了看他一眼,直接说道。

    其他领导看到这一幕,都对视了一眼,然后跟周济民微笑点头,也离开了。

    厂长办公室。

    屁股刚挨着凳子的老杨,就因为周济民的一句,瞬间跟弹簧一样,蹦了起来:

    “什么?你说你要辞职?”

    “老杨,您没听错,我是要辞职,不是干嘛去,您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吗?”

    周济民这是明显的现代思维,为了考大学嘛,可不就得辞职才行么?

    但,他也不完全是现代思维,毕竟这个年代考大学是非常难的。

    大学出来之后当干部,跟他现在直接当干部,有很大区别。

    这也是他之前不愿意当配电箱车间副主任的原因之一。

    “我不惊讶,你小子干什么都一惊一乍的,我早该想到的。”

    老杨楞了楞,很快回过神来。

    重新坐下来后,他也收拾好了心情,道:

    “说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轧钢厂对你不好?还是有人乱嚼舌根了?”

    虽然这是最好的时代,但其实也是最坏的时代。

    工厂没那么多蝇营狗苟,但人心是很难琢磨的东西。

    有人眼红工厂给周济民的奖励,十分正常。

    私底下说说,甚至有所行动的,也不是没有。

    老杨虽然身处高位,但也不是不清楚底下的工人在想什么。

    “嗐,老杨你想多了。”周济民飒然一笑,继续道:

    “第一,我需要全力以赴准备考大学了,第二,等我妹妹她们上学了,我女儿周清娴可没人照顾呢。”

    “就这?”老杨满脸不信,直接大手一挥道:

    “你不用去考,我亲自给你写推荐信,你说你要考哪一所大学?”

    “京师大学堂!”

    嘎!

    杨厂长目瞪口呆,这是国内最顶级的大学啊,靠,轧钢厂的推荐信?

    想屁吃呢!

    不说大学本身,就是领导人对比,人家老马可是大佬,经常出入大领导级别的会议。

    反观老杨呢?

    啥也不是!

    “非要考这所学校吗?”

    如果现在是靠近66年,周济民当然不会去考。

    但他今年考,四年后毕业,那个时候也才六三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