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5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果不其然,奶嘴放到小家伙嘴边,马上就咬住了。

    看小家伙吃得津津有味,周济民心都化了。

    虽说小家伙一张小脸皱巴巴的,刚生下来就被抛弃,也是挺可怜的,但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遇到了他。

    换做是其他人,估计是视而不见了。

    抱着小家伙站了一会儿,四周还是没有人影。

    连巡逻队伍,他都没看到。

    “小家伙你的父母可真是狠心呢。”

    冲小家伙嘀咕了一句,周济民抱着小家伙离开了。

    他没有抱回家,因为四合院那个地方,只要他抱回去,第二天指定不知道有什么流言蜚语呢。

    街道办,没人!

    所以,他只能去找有人值班的派出所了。

    有趣的是,今天居然是章前程这个老熟人值班。

    老章看到周济民抱了个孩子进来,急忙站了起来:

    “济民,什么情况?这是谁家的孩子?”

    “我也想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大半夜把孩子扔在垃圾桶旁边,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呢。孩子放您这边了,还请您帮忙找到孩子的父母。”

    章前程一听,脸都青了。

    特喵的,怎么找?

    而且,现在大晚上,他一个大男人,怎么照顾孩子?

    见对方为难,周济民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不过,出于内心的善良,他还是从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一盒奶粉和奶嘴瓶道:

    “章哥,孩子就交给您了,这是我妹妹喝过的奶粉和奶瓶,我先走了。”

    放下东西,周济民马上转身走了。

    后面的章前程,抱着哭得凶巴巴的孩子,叫都叫不住周济民。

    周济民哪里会停下来?

    强忍着不去听小家伙的哭声,狠心回家了。

    毕竟他家里还有四个弟弟妹妹呢。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刚才鸽子市回来的周济民,就被全志敏和一脸疲惫的章前程堵在家门口了。

    屋里,周淑晴和小金鱼正哄着小家伙玩,不时还有笑声传出来。

    四合院其他邻居也在一旁看热闹呢。

    “济民你回来了,快跟我们说说,你昨天是在哪里捡到孩子的?”

    “……”周济民无语,他才低调没几天,公安又上门了。

    简单获知了情况后,全志敏两人把孩子扔他家里,就跑了。

    这一幕,跟他昨晚扔给章前程的情形,完全一样。

    靠!

    等两人跑没影了,周济民才回过神来。

    被耍了!

    第91章 麻烦上门了

    四合院,周家。

    屋里十分热闹,小金鱼很喜欢襁褓里的婴儿,虽然有些皱巴巴的,可她却觉得婴儿很可爱。

    并且还主动喂奶粉,可相当勤快了。

    院里也来了不少邻居,大家听着婴儿的声音,也觉得很新奇。

    大家都听全志敏两个公安说了,是周济民昨晚在垃圾桶旁边捡回来的宝宝。

    快要临产的秦淮茹,最是关心这个了。

    大着肚子也想看一看孩子,可被旺财给挡住了。

    许大茂、何雨柱等人,全都惊奇不已。

    昨天吃了一个财务科捐款逃跑的大瓜,今天又有周济民捡了一个婴儿的大新闻,邻居们都开心不已。

    临过年前,还能吃上这样的大瓜,给这平凡无聊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

    周济民可没有时间理会邻居们看热闹的心情,他现在就脑瓜子疼。

    进屋抱起小家伙,便要去街道办。

    身后,周淑晴和小金鱼都满脸不舍。

    就这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她们就喜欢上了小家伙。

    “小晴,今天你来做早餐,小金鱼你给我乖一点。”

    吩咐完,他又叮嘱了旺财看好家,然后抱着小家伙去了街道办。

    王主任和大妈们看到周济民和小家伙,又是一阵唏嘘。

    “那行,孩子就先放在我们这里吧,在全公安他们找到孩子父母之前,我们会照顾好孩子的,你赶紧回吧。”

    等王主任说完,周济民准备放下小家伙。

    谁知道,小家伙直接哭了。

    哭得很凶,跟昨晚他放下小家伙时,一毛一样。

    “哈哈,看来小家伙很喜欢你呢,都不想离开你的怀抱。”

    有经验的大妈,马上笑道。

    王主任顺手接过小家伙,一边拍手哄着,一边对周济民说,你先回去吧。

    离开街道办之后,周济民终于松了一口气。

    回到四合院,妹妹周淑晴已经做好早餐了,是昨天的包子。

    “大哥,小宝宝呢?”

    小金鱼还有些不相信,扁着嘴巴期待问道。

    “在街道办呢,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就别念叨着了,赶紧吃饭。”

    “哦!”

    周济民没有理会她的小心思,吃过早饭就回轧钢厂了。

    回到轧钢厂,生产会议上,杨厂长就让陈秘书通报了前几天发生的魏春红事件。

    领导们也不是全都知道了事情来龙去脉,只是互相之间聊了聊。

    所以,等陈秘书说完之后,大家都议论纷纷了起来。

    一是不敢相信张宝珍夫妇会如此灭绝人性,二是大家都心怀冤枉了魏春红的愧疚,三是惊觉周济民那敏感的判断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