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8章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四合院的众人,全都来看西洋景。

    很漂亮的女款自行车,跟周淑晴很搭。

    这是大家的第一印象。

    但马上就是羡慕嫉妒了。

    原本周家是四合院过得最惨的了。

    可现在呢?

    人比人,气死人!

    “小晴,你能载老四么?”

    门口,周济民把老三他们都喊出来了,准备出去外面吃饭。

    他只能载两人,老四就交给周淑晴了。

    虽然心里慌得很,但周淑晴还是认真地点点头。

    老四有些害怕,只能死死抓住他二姐的腰了。

    第30章 下雪了

    便宜坊,烤鸭店。

    五兄妹一起再次走进这家店,熟门熟路地坐下来点菜。

    原本周济民提议去老莫餐厅,体验一下外国菜。

    但是遭到了四小只的一致反对。

    他们认为还不如吃烤鸭,吃得饱,还没那么多规矩。

    周济民只好少数服从多数了。

    其实他也不太喜欢吃西餐,既然他们都不想,那就不去。

    服务员看到他们五兄妹,脸上诧异无比。

    居然一周内连续吃两次,看来家里有钱呐。

    这次的服务员,总算换上笑容了,不像之前那么敷衍了事。

    又是狼吞虎咽的吃法,迅速结束了战斗。

    神奇的是,这次居然剩了半只烤鸭。

    尽管这次少了丁秋楠,可他们五个半大小子,食量居然在下降?

    这不能够啊!

    实际上,这很好理解。

    此前,不管是周济民自己,还是四小只他们,吃的食物都没什么油水。

    但最近这段时间,家里天天都有肉。

    四小只自己没察觉到,但周济民却发现了,相比之前,四小只脸上完全没有菜色,脸上多了肉感。

    基本上是胖了一圈吧。

    只不过他们实在太瘦了,所以不注意的话,确实留心不到。

    平时吃得好了,所以食量下降是很正常的。

    看着桌上的烤鸭,四小只虽然很想吃,可肚子真的装不下了呀。

    打包!

    由于吃得太饱了,回去的时候,只能推着车走路了。

    要不然,容易吐。

    回去的路上,天空突然刮起了风,气温也降低了不少。

    “呀,下雪了。”

    小金鱼突然开心地伸出小手,惊奇地望着天空。

    周济民抬头,果然,雪花纷飞。

    “走吧,快点回家,别感冒了。”

    四小只还是很听话的,加快脚步,往家的方向赶去。

    到家的时候,整个四合院静悄悄的,似乎因为天气寒冷,大家都早早回屋睡觉了。

    进屋,把炉子点着,把炕烧热。

    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更冷。

    不烧炕的话,根本不行。

    只是,周济民望着狭窄的房子,第一次想要搬离这里。

    最近这几天,他连着几个晚上都外出,把秦家庄附近好几个大队的大白梨和鸡蛋都收购了。

    同时,白天还去鸽子市看一看市场变化。

    顺便收购黑玉。

    但很可惜,再也没有碰到黑玉了。

    黑玉没有收购到,但是底层空间却被他利用起来了。

    不到一亩的地,已经被他种上了各类反季节蔬菜,有番茄、豆角、四季豆、荷兰豆、小青菜、广东菜心等等。

    深秋差不多要过去了,马上就是冬天了。

    身为一个吃货,周济民当然得紧着自己,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才行。

    五头小野猪也养在底层空间。

    猪食是从秦家庄收购来的,包含猪草、老帮子等等。

    准确来说,是秦京茹帮忙弄来的。

    周济民想给钱,她死活不愿意,最后给了雪白的大馒头。

    少女的心思不复杂,就是单纯想要吃饱。

    而她知道,跟着周济民能吃饱,因此很卖力讨好他。

    搬家的想法在脑海转了一圈,又被周济民藏了起来。

    不急,慢慢来。

    转过天,推开门,外界一片银妆素裹。

    地上的雪不是很厚,但足够打雪仗了。

    周济民从鸽子市回来时,院里都是打雪仗的小屁孩。

    早餐开饭的时候,王丫丫她们几个小丫头准时出现。

    她们家里没有早餐这个概念。

    所以,她们劳动所得,基本上都是在早餐这个点换大馒头。

    “小当,你哥也起那么早呢?”

    分发馒头的时候,周济民看到了贾梗。

    “噢,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起这么早。”

    小当不傻,相反还很聪明。

    对于她哥、她奶奶,甚至她爸,她都很讨厌。

    因为他们都说她是赔钱货,不值得吃那么好的食物。

    她当然不愿意分给她哥,因为这是她自己劳动所得。

    之前,棒梗想抢她的大馒头,周家大哥还帮她赶跑了她哥。

    并且,只大她一岁的小金鱼姐姐,天天也吃很好,也不是赔钱货。

    所以,她讨厌她哥。

    回到轧钢厂,周济民还在写报告,磨洋工。

    不过,杨厂长派人来催促了。

    没办法,周济民只好在午饭前把报告交上去。

    项目什么时候落地,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