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村子

作品:《诛明

    “孩子,要是有人问你姓什么,你回姓朱后,一定要说是左边有个石字的朱,千万要记住,不然咱们全家都要遭难受苦。7k7k001.com”这是父亲朱石头的叮嘱,记忆中已经说了很多次。

    “只有皇帝万岁爷和他的亲戚才能姓朱,其他姓朱的都只能用‘硃’字,不然就是大不敬,可现在认字的又有几个,根本没什么人在意了”这是一个路过白堡村的读书人说的。

    想到这两处之后,朱达对于自己姓氏的种种幻想都破灭了,原本想着自家是皇亲宗室一等,因为什么隐秘事逃难至此,只要翻身就可以荣华富贵,又能过上好日子,又是传奇刺激,可那些事只存在戏文评话里,自家不过是祖籍陕西的军户,在大同已经传了几代,一百多年。

    明知是无聊幻想,可朱达还是不住地想,原因无他,在白堡村的日子太无聊,生活太苦。

    朱达“病愈”之后恢复的很快,此时金秋麦熟,马上就要到收割季节,这是整个白堡村的头等大事,整个村子,整个百户的壮劳力都要为这个忙碌,看到自家孩子痊愈,朱达的父母就开始农忙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农家孩童过了十二就要下地帮忙,本来朱达就该跟着干活了,可大病初愈,父母舍不得,就留他在家闲着。

    再怎么穷苦的家境,孩童少年喜好玩乐的天性也不会被磨灭,换了别人家的孩子,早就在村里村外撒欢,但现在的朱达心境已经是二十几岁,哪里会跟着这些毛孩子折腾。第一天被允许下地活动后,朱达先把自家破宅院走了几圈,土坯房子、粗陋家什、低矮院墙,残损破漏随处可见,可称道的就是很整洁,看得出自家父母很用心在收拾。

    看完之后,朱达走出院门,看着门前土路和邻里房屋发了半天呆,视野范围内所见宅院,好像还不如自家,他那二十余年人生经常出入野地山区,也见过贫苦村寨,但比起眼前所见,那简直是天上了,朱达莫名想起“生产力差距”这个在记忆中早已模糊的词。

    朱达没有一直发呆,他虚掩上院门,沿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土路走了出去,朱达要把整个白堡村走遍,看看整个村子,用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唤起回忆,梳理回忆,他当然不是要看穷富,而是把目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变为“熟悉”。

    这和他那个人生的经历有关,一个好的野外旅行者要熟悉自己宿营的环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此外,另一个世界的朱达是孤儿,从小到大的经历让他知道,自己没资格怨天尤人,遇到什么就得努力适应什么,生存下来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现代社会的人生一去不复返,这个人生就要好好活下去。

    朱达走得不快,但观察的很细,白日里的村子很安静,天气晴朗,老人们在自家门前墙根晒太阳或是闲聊,远远的能听见孩子们的笑声,野地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小朱,你身子好了?”一位老妇人问道。

    这是自家后街的陈奶奶,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大同城内做工糊口,一个在村子里种地,日子还算宽裕。

    “陈奶奶,我没事了,天气变冷,您老多穿些,别受凉。”朱达笑着回了句。

    他的回答让对方愣住,朱达还以为说错了什么,但也没有停留,只是继续向前走去,左顾右盼。朱达也没听到身后老太太的嘀咕“怎么变了个人似的”

    村子不大,路上看到的房屋和院落都有些破败,朱达原以为自家就够差的了,却没想到在村子里还算好的。想到这里,朱达苦笑一下,在这个时空的记忆中,其他村子比白堡村还有不如,或许时代不同,对穷苦的定义就有不同。

    没几步路就快要出村,在村东北角看到一处齐整宅院,白墙黑瓦,尽管规模不大,却有几分气派,这是本百户总旗李家所在。

    百户所的主事是百户,有两名总旗充作副手,但在朱达的记忆中,白堡村常见的就是这李总旗,那百户和另一位总旗从未见过,父母和乡亲们也极少谈到,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这李总旗来管,他管的最要紧的事就是收粮和分摊徭役,这李总旗做事还算有分寸,白堡村里虽然牢骚不少,却没什么怨恨。

    朱达从前看这宅院,不过羡慕富贵,现在看却多了几分趣味,毕竟这崭新的建筑是按照当下形制,虽然装饰简单,却有这个时代的风貌,能看出很多内涵。朱达停下脚步,仔细观察。

    正打量间,“吱呀”声响,李总旗家的院门打开,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在下人陪伴下走出来。女孩十岁左右,穿着半新袄裙,小脸红润好似苹果,看着可爱得很。这是李总旗最小的女儿李春花,村子上下都喊做“三小姐”的,跟着她那下人朱达也熟悉,是临街苏家的婆姨,村里百余户人家都要轮流来这李总旗家帮佣做工。

    李春花一出门却和朱达打了个对脸,小女孩愣了下,随即皱眉露出嫌弃神情,抬起肉嘟嘟的小手指着朱达说道:“你在我家门前干什么,是不是想要偷东西,快滚开!”

    那苏家婆姨心说不好,朱家这小子也是个有脾气的,而且不知道轻重,吵起来肯定会被责打,自己得...